首页
信息发布
办事服务

王伟光在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8-04-11
字体 [ ] 打印

                        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
                    在《郑成思版权文集》首发式上的讲话

各位朋友、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郑成思版权文集》出版发行的
首日,我很高兴参加这本书的首发式,并有幸获赠一套样书。郑成思同志生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是我国著名知识产权法专家。看到本书的出版,我们将再一次回忆起郑成思同志的科研经历与学术贡献。
    郑成思同志在1979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而就在这一年,我国第一次派代表团访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人第一次全面接触到现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也就从那时候起,郑成思同志就致力于知识产权法的研究,他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开始翻译和研究有关知识产权理论、推动有关知识产权立法司法和执法工作、开展知识产权教学活动的先行者之一。在二十几年时间里,郑成思同志出版了近40部知识产权法中英文专著,发表了数百篇学术论文,其著述几乎涉及了商标法、专利法、版权法等知识产权法的所有领域,他的这些知识成果是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的重大贡献,是对我国知识产权理论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重大贡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引发了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突出的表现就是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这种时代背景,对我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十七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产权制度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是鼓励创新,而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最终能够经久依靠的,还是我国人民自己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成果。给予创新成果以知识产权保护,是对发扬创新精神的最有效鼓励,也是知识产权制度最大功用之所在。郑成思同志认为,“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再不能出现四大发明”;“牵动知识产权这个牛鼻子,使中国经济这头牛跑起来,才能实现民族复兴。” 郑成思同志负此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尽心参与国家知识产权法制建设,全力推进知识产权理论发展,以其学术能力与科研成果尽到了一个学者的社会责任。今天摆在大家面前的
《郑成思版权文集》,就是郑成思同志科研心血的结晶,也是郑成思同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发展而辛勤耕耘、鞠躬尽瘁的见证。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殿堂、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要在国内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潮流,在国际上代表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学术水平。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就要始终坚持以科研为中心,实施科研强院和人才强院战略,建设一个由具有学术奉献精神、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学术大家为领军人物的人才队伍。
郑成思同志正是这样一个学术大家。郑成思的学术成果能够为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发挥重要作用,既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领域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骄傲。我们希望并且也坚信,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后的发展历程中,还会出现许许多多像郑成思同志这样的学者典范。
    真正的学术成果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真正的学者不会被人们遗忘。国家版权局组织编辑《郑成思版权文集》,就是对郑成思同志学术贡献的高度褒扬,对郑成思同志学术生涯的真诚纪念。这本《郑成思版权文集》,集中收录了郑成思同志关于知识产权、特别是关于版权的主要论著和论文。这本书是我国版权理论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事有关版权立法司法和执法工作的人,从事有关版权法研究和教学的人,将会认为这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我作为一名中国社科院人,作为一名本书的读者,要对国家版权局为本书所做的出色组织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本书的所有参编人员、出版发行人员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继续得到国家版权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并且希望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能够不断涌现出像郑成思同志这样的学者,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中国社会科学院应有的贡献。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