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适应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的有关规定,为满足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需求,经研究决定,中国政法大学与中国版权协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联合打造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方向)同等学力研修班。
该研修班以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硕士的培养计划为内核,为学员提供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方向)的精品课程。同时,结合商学院对于高端人才的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校内授课与实践基地教学相互配合。由中国政法大学培训学院具体负责,集中学校优势办学资源,全面开展同等学力办学工作。培训实行统一招生、统一教学、统一管理,培训按学科专业进行系统化培养。
一、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方案
(一)公共课
1.公共学位课:英语、习近平法治思想;
2.学位基础课:宪法学、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刑法学、民法学;
3.论文写作与指导。
(二)专业课
1.必修课:知识产权法总论、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
2.选修课:中国版权事业发展历程、中国版权十四五规划解读、中国著作权法的修改与演变、著作权经典案例分析、中国参加的版权国际条约解读、版权风险防范与维权保护、版权资产管理实务、新著作权法背景下的最新司法实践、版权产业的新趋势、著作权集体管理与权利人的利益实现。
(三)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具体安排由中国政法大学与中国版权协会根据实践导师及学员的具体情况另行组织安排。
二、学制及教学方式
1、学制三年。
2、采用面授和网络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由中国政法大学资深教授、博导、硕导及校外实践导师授课。
学术导师名单(拟):
冯晓青 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来小鹏 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 扬 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 今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刘 瑛 教授、硕士生导师
陈丽苹 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玉香 教授、硕士生导师
周长玲 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 殊 教授、硕士生导师
陈 健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孙 阳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佘力焓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郑璇玉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朱玲娣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付继存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实践导师名单(拟):
于慈珂 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局长
王自强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版权管理司司长
黄 强 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
黄书元 人民出版社原社长、党委书记
万 捷 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
傅伟中 香港联合出版集团董事长
葛 珂 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王跃军 深圳报业集团总经理、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执行院长
杨建军 辽宁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向 阳 中国移动咪咕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孙 悦 中国版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凌云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
张辅评 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总编辑
江 波 腾讯集团副总裁、法务部总经理
司 晓 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
徐 澜 阅文集团副总裁
殷启明 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总编辑
张钦坤 腾讯研究院秘书长
张晓霞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权与对外交流合作部主任
杨奇虎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法律总顾问
庞小妹 搜狐集团法律总顾问
朱继国 网易有道法律总顾问
三、报名条件及报名材料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
2.专科学历及本科无学士学位者不可以报名参加同等学力申硕考试,但可以参加研修班学习。学员结业后可获得结业证书。
3.报名材料:报名表、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最高学历和学位证复印件各1份,二寸近期免冠蓝底照片4张。
四、考试(考核)与结业
学员完成教学计划规定课程者,经学院考试(考核)合格后,颁发“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研修班证书”(证书加盖学校钢印、校印、校长印)。
五、教学特色
1.加强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语和法学综合考试的辅导课程,提升学员通过考试的能力。
为了提高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语和法学综合考试(以下简称国考)通过率,我院在第一学年(36周)安排国考考前辅导课程,共288学时。英语144学时,由我校外国语学院的师资团队承担;法学综合144学时,由全校的师资团队承担,并采用了更适合在职人员的少量、多频次的授课方式。
2.开设论文写作与指导课程,提升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
在第二学年开设专门的论文写作与指导课。在全部学位课授课结束后,学员在4门学位课授课教师中选择一位作为学位课论文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进行8学时的专项指导。并由各专业的资深硕导对硕士学位论文形式要件、本专业近几年热点难点问题等进行8学时的专项解读,为学员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提供专业指导和参考思路。通过以上论文写作专项训练,使学生熟悉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及规范要求,助力学员更好的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3.小班管理,实行班主任负责制。
班主任为班级管理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班级文化建设及学业氛围营造,由班主任定期跟进每位学员的学习进度。
4.“实践导师 + 学术导师”的双导师制。
(1)实践导师:选择中国版权实务界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领导若干名作为项目的实践导师,实践导师与已报名学员进行双向选择,组成由实践导师带领的学习实践小组,并贯穿整个项目过程。实践导师可以带领小组成员参与其承接的相关纵向、横向课题的研究。
(2)学术导师:对于即将进入学位论文答辩的学员,中国政法大学为其分配学术导师指导论文写作及答辩,与实践导师共同引导、协助学员完成论文写作及答辩。
5.研究成果的展示。
对于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的论文成果,将集体整理成刊并统一出版,作为本项目的成果展示内容之一。其中,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有机会刊登在中国版权协会出版的《版权理论与实务》。
6.学术能力提升 + 行业背景提升。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的学术能力;通过实践导师的指导、学员间的交流及相应的实践提升自身行业背景。
7.项目展示及成果转化。
项目鼓励学术导师、实践导师、学员及相关领域的人员进行项目展示,同时,鼓励并支持各方共同开展成果转化工作,以实现项目“学术、实践、效益”并重的办学思想。
通过以上各环节,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员申硕率的培养目标。
六、申硕条件及流程
(一)申硕条件
1.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3年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2.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学、科研、专门技术领域取得一定成绩者(一般认定标准为:公开发表一篇不低于3000字的法学专业论文)。
3.学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组织对已经资格审查合格的申请人,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进行考试。
4.通过全国统一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外语考试和法学综合考试。
5.完成相关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课程并通过考试(考核),修满相应学分,获得结业证书。
6.申请人自资审之日起五年之内通过国考和完成答辩;且最后一个学分获得之日起一年半之内完成答辩;上述两个条件要同时满足。
(二)申硕流程

七、缴费时间及联系方式
(备注:学员在第二学年完成相关学业后可以办理结业手续;申请硕士学位的学员缴纳第三年费用;不申请硕士学位的学员无需缴纳第三年费用)
报名二维码:
报名截止时间:2022年3月28日(春季班)
联系人:朱老师 010-68005237,孙老师010-68003910
来源:中国版权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