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作为2023国际版权论坛分论坛之一的“版权赋能文化传承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举办。此次论坛由国家版权局主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四川省版权局、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赵秀玲,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出席活动并致辞。
赵秀玲在致辞中指出,民间文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间文艺保护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途径。版权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创新手段,是促进民间文艺传承和利用的重要支撑。中宣部始终坚持民间文艺版权保护国内立法和国际推广联动,首批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在一年中探索形成了保护运用民间文艺版权的创新做法,为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随着“2023年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的启动,相信能够进一步激活民间文艺领域版权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下一步,中国将进一步加强民间文艺保护的顶层设计和法治保障,以实际行动讲好版权故事,通过版权赋能,使民间文艺作品以形象创新、设计创新、跨界创新、传播创新“活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面前“热起来”,开辟中国和世界交流对话新境界,进一步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不断提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潘鲁生在致辞中指出,加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能够赓续流传千年的中华文明,保持核心文化价值的现实生命力,特别是在社会形态与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转型时期,通过版权赋能,可以探索古老文化遗产的现实转场路径。版权有效解决了民间手工艺创新“动力源”问题,激发了民间艺人将创意转化为高品质的民间工艺产品,形成民间手工艺人的现实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解决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后要进一步发展以版权为手段、以民间文艺为资源的版权产业,推动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版权许可、投资、贸易和转让蓬勃发展,拓展民间文艺现代化的发展空间,加强民间文艺要素转化,充分激活民间文艺的品牌创新作用,活化民间文艺资源,驱动相关产业跨界发展。
论坛现场,由高平歌舞团表演的山西八音会《神农鼓韵耀长平》和国家一级演员曾恋演唱的四川清音《绣蜀》让嘉宾们充分感受到了民间文艺的独特魅力。
在主题分享环节,澳大利亚创意产业顾问,澳大利亚表演权及复制权协会(APRA AMCOS)前国际部总监斯科特·莫里斯,澳门作曲家、作家及出版社协会(MACA)主席高美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胡开忠,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潍坊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潍坊市文物局局长权文松 ,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高敏,西南民族大学教授马健,黄山徽字号雕刻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安徽省非遗(徽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朱伟,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高光彝风漆器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焱,非物质文化遗产光福核雕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苏州市吴中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陆小琴,内蒙古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白晶莹等围绕传统文化版权保护国际方向、传统文化版权保护实践成果和制度保障等话题分别进行了演讲,共同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案。论坛由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侯仰军主持。
作者:朱丽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