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2025-08-07    [ ]

从2005年到2025年,是我国网络版权保护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20年,中国网络版权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一个更加公平、清朗,更具活力的网络版权环境跃然眼前。

7月31日—8月1日,第九届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在合肥举办,其间发布的《中国网络版权保护20年报告》显示,网络版权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与日俱增,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155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6014.7亿元,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这一亮眼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网络版权管理工作的保驾护航。

在第九届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现场,记者采访了多地版权管理部门负责人,他们围绕当前网络版权保护的新特点,畅谈各地网络版权治理的新模式、新实践、新打算,携手聚力迈向“下一个十年”。

共建共治共享的网络版权保护体系不断深化

“始终与时代发展和群众需求同频共振是我国网络版权保护工作的重要特点。”江苏省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20年来,我国网络版权保护工作的重点,从最开始音像、图书,到计算机软件、院线电影,再到如今的短视频、微短剧、动漫游戏等,始终立足于群众和社会发展所需,见证了时代变迁。

天津市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处长李文卫表示,“剑网”行动有力保障了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支点。这既是中国版权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实证。

江西省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处长许丹丹同样感受深刻:“最典型的是法律体系建设日臻完善,新修订的《著作权法》落地实施,配套行政法规陆续出台,形成了适应数字环境发展的立体保护框架。”她提到,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普及应用,版权管理部门探索不同作品类型分类保护机制,着力推动网络平台加强版权制度建设,网络案件查办更加方便快捷,打击侵权盗版力度进一步加强。

“共建共治共享的网络版权保护体系不断深化。网络版权保护不再只是版权执法部门的事情,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了版权保护工作中去,大保护工作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浙江省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处长杨建军说。

持续查办典型案件,澎湃产业活力

在全球化竞争与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当下,版权保护既构成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又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在网络版权优化升级方面,也涌现出一批实践者、先行者与探路者。

“持续开展20年的‘剑网’行动,严厉打击了网络侵权盗版行为,成绩斐然,已经在首都大地催生了尊重创新、保护创造的文化自觉。”北京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冷文波介绍,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科技创新高地,北京凭借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前沿的科技禀赋,在“剑网”行动中始终勇于担当,冲在前面:聚焦重点领域重拳出击;执法力量紧盯前沿、快速响应,查办一批批典型案件;依托专业力量筑牢防线,通过不断实践摸索,构建起“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版权保护新格局。

针对网络侵权盗版案件高发、网络案件办理难度大、执法人员办案能力素质亟待提升等痛点难点问题,2018年起,江苏省版权局在全国版权执法领域创新性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集中办案行动”(2025年正式命名为“剑网·江苏”集中行动)。集中办案行动连续开展8年来,江苏全省打击网络侵权盗版的执法能力逐年提升。

浙江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数字经济发展活跃,文化创新活力强劲,网络版权保护工作在护航中心大局、聚力案件查办、助力产业发展等方面成绩斐然。“我们加强与文化执法、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协同联动,以签订合作备忘录、联动开展版权鉴定、联合开展专项行动等为抓手,融合司法行政力量,激活社会参与动能,构建多元主体共治、多层防线共筑、多方资源共用的网络版权保护生态体系。”杨建军透露,20年来,浙江共删除侵权盗版链接15万余条,杭州祁某某等人侵犯著作权案、黄某网络传播电子书案等一批案件入选全国典型案件。

网络版权保护的重要意义,不仅体现在对侵权盗版的有效打击,更在于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在浙江能捕捉到很多生动鲜活的案例,从动漫游戏的虚拟场景到横店片场的影视巨制,网络版权治理的深入推进,激发了产业发展活力。“如在‘文化+科技+版权’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我们将动漫游戏纳入‘剑网’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为动漫游戏企业发展和出海打下了坚实基础,助力《黑神话:悟空》等一批游戏火爆‘出圈’。”杨建军说。

强化全链条保护,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网络版权保护,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加强网络版权治理与产业发展,强化版权全链条保护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地方版权管理部门更是重任在肩。

冷文波介绍,北京将坚持首善标准,深度融合区块链存证、人工智能识别、大数据追踪技术,推动构建覆盖全市重点领域的侵权线索主动发现与快速处置网络,探索运用AI技术对海量网络内容进行版权过滤和风险预判,让技术成为版权保护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强化版权保护行政司法协同治理机制,加强部门执法协作,完善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联合惩戒机制,形成打击合力。深化与互联网平台企业、权利人、行业协会的密切合作,压实平台主体责任,畅通侵权投诉渠道,开展版权合规性培训和宣传,推动版权保护“关口前移”,让尊重版权成为首都文化软环境最亮眼的名片。

“加强网络版权保护并非一蹴而就,需多方协同合力。”李文卫表示,在今后的网络版权保护工作中,天津将持续完善网络版权保护法治体系,加强网络版权保护制度建设,有效回应依法治网现实需求。稳步提升网络版权保护执法能力,加强网络版权保护专业化建设,持续探索并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的相关应用。积极开展版权保护宣传活动;广泛开展网络版权保护对外推广,讲好天津网络版权保护故事。

“要强化网络版权执法手段创新和跨部门、跨区域协作,深化技术应用与平台合作,提升网络版权执法的精准度和覆盖面。”许丹丹说,江西将充分发挥全省版权案件专案指导组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的合作联动,健全版权领域“两法衔接”机制,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版权保护大格局。

云南省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处长李金说,当互联网成为主战场,网络版权产业市场规模实现几何级增长,对版权保护提出更高的新要求。网络版权保护的趋势也要从打击盗版制作、传播到盈利环节的全覆盖,实现全链条保护。云南将进一步改进,推动网络治理方式从传统监管到技术赋能综合施策转变,重点保护对象从常规的影视、音乐向NFT、微短剧、AI生成内容等新领域转变。

“我们将构建版权保护新生态,创新实施‘正版护航’行动计划。依托‘通知—删除’规则,通过精准对接著作权人企业,整合分散的维权需求,建立‘集约化治理+网络平台协作’机制,实现侵权链接的精准清除和盗版商品的批量下架,开辟反盗版新战场。”江苏省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

20年乘风破浪,在全国各地版权管理部门的努力下,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事业仍将在“下一个十年”继续砥砺前行。  


作者:赵新乐  朱子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时间:2025年8月6日